有关文献资料的解析,将引人步入诗文大家苏轼构思的天人和谐的诗意胜境,更凸显了行动巨人苏轼保护生态环境、发展生态经济的实干业绩。苏轼所作所为,皆出于仁者之心;透过他的辉煌作品和惠民业绩可以窥见一位古贤的心灵,他的仁者心灵与青山长存。
第一章
热爱大自然
是否热爱大自然是检验生态观是否正确的试金石。
一、热爱自然生态
热爱大自然首先表现在热爱自然生态。
1.热爱故乡的绿水青山
苏轼出生于山清水秀、风光旖旎的眉州眉山县(今四川省眉山市)。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成长,良好的生态环境浸润着他的精神世界,塑造着他的性格与心灵。
这样讲,可能有学者会以文献材料加以反驳。确实《贵耳集》卷上载:“蜀有彭老山,东坡生则童(童,山无草木),东坡死复青。”《古今合璧事类备要》后集卷十《眉山生三苏》也说:“苏洵生苏轼、辙,以文章名,其后二子继之,故时人曰:眉山生三苏,草木尽皆枯。”
对这样的传说和民谣,学者认为是“天降异象,贵人出世”的无稽之谈,它反映了后世人对三苏,特别是对苏轼的崇拜。然而有没有确证来证实或辨伪呢?
请看其弟苏辙在《栾城集》卷二十四《武昌九曲亭记》文中的回忆:“昔余少年,从子瞻游。有山可登,有水可浮,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。有不得至,为之怅然移日,至其翩然独往,逍遥泉石之上,撷林卉,拾涧实,酌水而饮之,见者以为仙也。”撷林卉者,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者也。如果彭老山草木皆枯死,苏轼到哪里去摘花?所以“枯死说”与苏轼出生前夕母亲夜梦罗汉送子、苏轼乃文曲星(魁星)下凡等传说不过是后世人心造的幻影而已。
苏轼诗文更给我们提供了眉山县绿水青山、草木丰茂的直接证据。
目录:
第一章 热爱大自然
一、热爱自然生态
二、敬畏大自然
三、崇尚自然生态之美
第二章 保护生态环境
一、呵护个体生态
二、保护种群生态
三、维系生态平衡
第三章 发展生态经济
一、利用自然条件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
二、改善民生与治理环境相统一
三、抗灾、救灾、防灾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
第四章 呵护人体生态
一、人体生态要靠自然生态滋养
二、人体生态的能动作用
第五章 东坡何来生态观
一、融通三教,爱民惜生
二、深入实践,勇于探索
三、善于学习,知而必行
结 语
参考文献
温馨提示:请使用石家庄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